发表时间: 2022-04-11 10:22:17
作者: 福建辰视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
莆田装置艺术作品因为是个外来形式,所以我们简单的就是从它的名字看来,会发现一些门道。这个单词除了表示“装置艺术作品”以外,本来的意思是“安装”的意思。那我们就理解了,装置艺术作品相比较于雕塑艺术来说,至少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需要在某个空间当中进行安装。那么安装的部件来自于何处呢?大多安装的部件来自于现成的工业制品,艺术家把他们挪作他用,用来组装作品,或者就是艺术家像制作雕塑作品一样,自己动手制作。把这些部件“安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作品。那么在展示完成之后,安装的东西就涉及到拆卸和打包。
所以不同于雕塑艺术是在制作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装置艺术作品的安装和拆卸属性非常强烈。不像雕塑艺术那样,在“物体”制作完毕之后,基本宣告着作品的结束。装置艺术作品因为得益于安装和拆卸,所以灵活多变,就像同一部手机可以安装不同的应用一样,装置艺术作品在材料的选择和技术手段的实现上面也相当灵活。所以,现在很多原本学习雕塑技艺(“造物”层面)的人后面会转向装置的制作,就是因为装置艺术作品在表达上更为灵活。
装置艺术作品在实现中也常常需要和空间及地点的特殊性相结合,这一点对于传统“造物”的雕塑艺术来说受限制的则不是那么明显。装置艺术作品的集中出现是在战后七十年代,而在这之前已经有相当多的作品在做空间的尝试以及更为灵活的展示方法。
出现在西方战后七十年代除了艺术发展的层面,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同样是在战后的七十年代,西方社会的物质发展进入到一个极为膨胀的阶段。社会物质文明大大发展,尤其是工业,甚至是自动化工业的出现,给艺术创作的材料带来了极为灵活的变化,能够用于艺术创作的材料范围无线扩展,几乎一切物质都可以拿来作为艺术生产的原材料。而此时,仍然依托于“造物”的雕塑艺术则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而实际上在目前德国的艺术学院雕塑方面教学中,除了一些私立艺术学院还在和国内的艺术学院一样开设具体技能的课程以外,艺术学院的教学是把这些任务交给了工坊。
现在的一些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和展览的呈现方式则又有了新的变化,那就是营造“场域”的概念(也许这个词不对)。注意某几个艺术门类的分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实际上只要专注表达,任何形式都拿来用,不存在纠结媒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所有的媒介在作者的表达诉求之下被设置在一个作者刻意营造的空间内,像一处没有演员的戏剧一样,观众通过整个空间内的作品整体展现出来的内容感受作者的表达和体会内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