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06-11 14:56:34
作者: 福建辰视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
很多人一提到福州公共装置艺术,就会把它和造型奇特、稀奇古怪的艺术展览品联系在一起,简单的概括,就是看不懂、高大上的东西。公共装置艺术,真的有这么深奥难懂吗?
一种当代艺术类型,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七十年代逐渐发展成世界视觉文化的主流样式。“公共装置艺术是指通过错置、悬空、分割、集合、叠加等手法对现成物品予以重新建构,置放于新的展示场所,并赋予其新的意义指向的一种艺术创造和展示方式。”
简单点说,公共装置艺术就是艺术家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把人们平时生活中那些用过或没用过的物品挑挑拣拣,注入思考并加以组合、改造、演绎,通过对“场地+材料+情感”的整合打造出一个新的展示个体(或者说是艺术形态)。公共装置艺术在实现方式上有点类似于旧物改造,但是旧物改造是生活的,实用的,功利的!
公共装置艺术具有:
三维 (of three dimensions) 特征
现成品 (ready made) 艺术特征
装置装配 (installation或assemblage) 特征
观念艺术 (idea art或conceptual art) 特征
观念性
现如今,艺术比拼的不仅仅是创作技法,更多的是艺术家们的想法观念。当艺术逐渐由技法性转为观念性,技法的施展可能反而阻碍观念的纯粹表达。这个就是装置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传统拉开距离。公共装置艺术更多的是倾向于使用现成的物体而不是强调传统手工技术的雕塑来创作,更加的是表现艺术家的自我张力表现,强调思想,它与传统艺术更远了些。
单从空间性这一特征来看, 也许可以说装置是雕塑的亲戚,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传统的雕塑将三维空间的体积作为它根本的艺术语言,体积、量感、节奏、韵律等因素在根本上影响了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与思想表达效果。而对于公共装置艺术,空间仅仅作为一种承担某种思维和观念的媒介和手段,它只是需要这个三维空间将它呈现出来。观念性是公共装置艺术的关键。